恩师仙逝 教诲铭记——缅怀国医大师任继学

2010年2月4日14时43分是个沉痛的日子,国医大师、白求恩奖章获得者、中国中医急诊学学科体系创建者,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任继学先生因病医治无效,驾鹤仙逝,与世长辞了。这一年来,每当翻阅恩师所赠阅的中医典籍时,想起先生在赠书上盖赠书印章时,常叮嘱,“一定要多读经典,多做临床,方可成为大医。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”。每次双手接过先生赠书时,深感先生对学生的无限寄托。我们不会辜负先生,不会辜负自己对中医药的热爱。

恩师离开我们一年了,每当结束一天的工作,在回家的路上,总会边走边自检今天有没有实现老师对我们的嘱托,有没有兑现我们对恩师承诺。要休息时,常在脑海中涌现出先生埋首书案、挑灯夜读的情景,自责之心油然而生。因此,总会督促自己拿起先生嘱读之枕边书来阅读。先生仙逝已一年有余,谨以此文,追思前贤并鞭策后学。

熟读经典 多做临床

中医药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,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经典医籍,先生认为,“作为医者不熟读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本草备要》、《脉理汇参》以及温病之学等典籍,为医者难。对中医的经典著作,要认真钻研,粗读、细读、精读,要诵、释、体会三者结合,做到融会贯通。正心博学为体,继往开来为用,如此方能学业有成,医有根基,否则难矣。”

先生的言论点出了我们继承的方向:在中医经典中有大量的内容需要整理挖掘;言医者对古典医籍要精研细琢,悟透经旨,详参微言,如此才能真正取信于书,达到文光射斗之妙;在深入挖掘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。比如先生在诊治“低蛋白血症”引起的全身浮肿,尿少,重则胸水或腹水、气短、胸闷、腹胀等症状时,认为,其因由肾失封藏之能,精气外泄,精质内亏所致,治则必以《内经》所言“精不足者,补之以味”为主,法以补精利尿,方用千金鲤鱼汤或当归生姜羊肉汤加味治之。这就是信书所得病、证、理、法、方、药相合之理,效证相参之验。

“若医者不读经典,博览群书,何以明医理;理之不明,何以识病认证;证候不清,何以立法用药?证有真假之辨,药有寒热温凉之性,辨之不爽,何能愈病,关键平日读书,法在择书而研读求实,发书中之微蕴,悟文外之精义。对医学文献中那些无稽之谈,荒诞之籍,就要‘不可信’,更不可‘尽信’,这类书确实不如无之。”先生对于选读经典的观点,使我们受益匪浅。

学无止境 不断求索

先生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无私奉献给了他钟爱的中医药事业,先生没有什么其它嗜好,唯一嗜好就是读书,在中医界有“活字典”之美誉。随师临证,无论从病机分析、证候辨识还是方剂配伍甚至小到一味药物的应用,先生都会给我们讲清是出自哪位先贤,先生教我们的是读书的门径、临证思维的方法,这就是“跟名师、读经典、做临床”的鲜活体现。

在惊叹先生惊人记忆力的同时,我们可以体会到先生背后付出的辛苦。先生著有《悬壶漫录》和《任继学经验集》两部专著。这两部著作的学术思想其背后支撑的是成千上万部典籍,不仅凝聚其临证精华,而且是犹如教材般析理透彻、条目清晰。如果没有熟读过中医经典,很难能知晓这两部著作中的微言大义。

先生曾申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:主持编写“中医基础理论归真”一书,为的就是让中医后学能从科学的角度认识中医、懂得中医。在先生的指导下,我们参与了纲要的编写,其中先生将中医很多丢失的内容纳入其中,如“禀赋、气街、毒、伏邪、道、肝主眠”等,这些新观点都是先生在认真研读了有关经典,结合中医理论、临床亲证并经过认真思考后才提出的。

先生不仅嗜读国学经典,而且对诸如分子生物学、循证医学、遗传学等现代相关学科也非常重视。先生认为我们要学习其他学科的长处为我所用,而不是被它们束缚手脚。先生在仔细研究循证医学后有感:即循证医学的有些内容,在张景岳的“十问歌”、俞嘉言的“寓意草”中早就提到过。任老曾指导学生撰写有关循证医学与中医学对比的论文,虽然循证医学比起传统西医在围绕核心、收集证据、评价证据、治疗方式、医疗成本等方面,更能以人为本、系统全面,但是,中医学的以人为本、四诊为纲、综合评价、病证结合、疗效为本等则比其更显优势。这正是先生在深入挖掘其科学内涵基础上的不断创新。

先生以“破血化瘀、泻热醒神、豁痰开窍”法则,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、急性缺血性中风急性期,而享誉中医急诊界,曾主持七五、八五攻关,参与了中风诊断标准的编写,不仅发表了众多论文,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。先生谦虚地说,还要继续努力、深入地钻研,要学习的知识,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。

医德高尚 淡薄名利

先生一生始终遵其师训,读书不敢有懈怠之暇,临证不敢有粗心之诊。非欲成为“名医”,只求无愧于患者,无愧于自心而已。正是如此,先生待患者如至亲。先生一生不追求名利,唯一就希望从事临床一线工作。先生常自己掏钱给学生买书,拿自己的科研费给图书馆、临床科室、教研室购买图书、电脑设备。

走进先生的家,十余个装满上万册图书的书柜很显眼,其余的家具很简陋。先生常说,名利再多也是烟云,那只是国家和业界对你的肯定,我们不能吃老本。单位领导多次提出要给任老改善居住条件,任老总是这样说:“我要那么大房子干嘛,只要有个让我能安心读书的地方就行!”

先生已仙逝一年多,学生会谨记嘱托,在中医事业上认认真真、踏踏实实做事,以恩师为楷模,为国医振兴尽一份绵薄之力,以报答恩师慈父教诲之恩和关爱之情。(任喜尧 任喜波 任喜洁 张志强)